光之书写的灯光艺术展览活动融合了户外场地,全新沉浸式展出
“光之书写——2020台湾国际光影艺术节”于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揭幕,集结国内外灯光艺术、科技艺术的跨领域创作,不仅邀来去年“光之飨宴”艺术家打造新作品,更有融合户外场地的光影互动装置、结合数位转译台湾艺术史的沉浸式展出。
“光之书写——2020台湾国际光影艺术节”是国美馆首次举办以光影艺术为主的展览,邀请7组国内外艺术创作者参与,透过“光”媒材的作品重新定义国美馆场域。且有别以往作品总是安放在室内展出的做法,这次展出以户外为主要地点,在国美馆的入口、草地、空桥、小山坡都能透过展出作品发现光影艺术的不同可能。
来自意大利南方传统艺术的巨型光雕作品
位于国美馆入口的《星座》《星星的使者》来自曾任日本神户灯节策展人的意大利设计师丹尼尔蒙特韦德(Daniel Monteverde),他曾在去年于台北市府前打造6、7层楼高的巨型光雕作品“光之飨宴”。《星座》由3个具有不同中心的天体组成,以纵横延伸的蛇形线条象征星际云,没有直线的作品象征银河系中的星座;两侧的《星星的使者》则象征着星际中的旅行者,造型如冰冷的岩石或高智能的宇宙飞船。每个繁琐图案的细节都是手工完成,包含所使用的上万颗灯泡也是手工制作。
声音与光影的趣味互动
转进国美馆入口旁的草坪,则是姚仲涵的《光电兽#15-东区》《光电兽#16-草与树》。《光电兽#15-东区》早前于台北东区展出,是以建筑图学的方式,让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但仅有在某个特定角度才能看到完整的圆形;《光电兽#16-草与树》则是沿着草地铺面延伸到后方树丛,敲击前方的感应器,则能召唤光电兽,感受光影随着节奏流动的视觉变化。
如呼吸般缓缓变化的光影艺术
隐藏在桥上E亭的《虚空边缘》来自曾参展2018北川富朗艺术季的日本艺术家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他藉由荧光和风的帮助,让光影在空间里流动,缓缓浮起、消降,荧光色的细线盘绕其中,随着风扇产生有机的形状,在黑暗中漂浮、发出微光。
丁建中的《浮游》设置于下凹庭园的树林之间,透过光来表现呼吸,凸显人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连接;庄志维《森林里的洋流》以光线反射、扩散使空间展现漂浮感,白天观看时是落于草坪的白色涟漪,夜里则有缓缓流动的采光照射地面,像水波又像气流般,为黑夜注入一抹温和的暖流。
科技时代真实与虚构的电子地景
空桥上来自何理互动的作品《频道》,这件作品想法来自于网络时代的科技新媒体,当科技新媒体创造一个又一个信道连接复杂的社会网络,在不断的扩张、变化中构成了巨大的人类集体意识,所有的真实和虚构逐渐成为决定世界样貌的元素。《频道》便以数个巨大不断变化的方框,串成长型信道,在不断的扩张、变化中,仿佛真实与虚构不再有界线。
数位转译台湾艺术史
唯一一件位于馆内的展出作品《回声》为崭新缤纷的沈浸式雕塑,将于1月26日开放。作品来自由法国视觉艺术家林思伯与台湾声音艺术家卢艺组成的「电波接收器」。
他们从19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画作中提取绘画作品的碎片素材,将元素与笔触整合到3D世界的风景之中。「回声」来自东方与西方的融合,走进这片色彩斑斓的梦幻风景之中,也走进了1960年代水墨画的切片,在时间推移之间,感受色彩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