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极致的会议体验感,你真的拥有过吗?
如何打造
会议中的“极致体验”
什么是极致体验?
人们常常讲到这个词,却很难给它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它应该被定义为最高的程度的意境和感受。但我们常常是无限趋近于极致体验,却很难达到人们心中所谓的真正的“极致”。而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礼数的制约,所以更多的时候,当我们谈到极致体验时,经常被“一般、挺好、还行”这样的词来修饰,就连以服务体验本身为企业之本的海底捞、顺丰等大型的服务企业都很少使用这样的词汇。
虽然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对于在每个人的心中仍然有着对极致体验的追求,只是被悄无声息地隐藏了。这与每位来参与到会议中的人一样,相信他们都不想要一般、还行的体验感,理所应当地希望得到在会议中的“极致”体验。所以,会议中的“极致”体验,或许并不能真正地达到极致,但却是能让每位参会人在这场会议中各得其所,这就是我们探讨会议中的“极致”体验的价值。
既然谈到了极致体验,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它的定义,到底什么是极致体验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这个部分我们引用两位学者的理论:对于极致这个部分,这本由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合著的《行为设计学》中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当人处于欣喜时刻,也就是超越平日之上的体验感,人的大脑会形成“记忆隆起”,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而被慢慢淡化;对于体验这个部分,丹尼尔卡内曼教授在峰终定律中已经帮我们做了足够的分析,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人能记忆最深刻的是最好的、最差的和最后的,这就是人对事物体验的一种思考逻辑。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与会议的联系在哪里呢?别急,下文便能给你答案。
其实峰终定律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很多企业所选用,比如宜家的一元冰激凌、海底捞的等候区小食、美甲服务、游戏中当你胜利时的荣誉和奖励等等,都是强化我们在生活中“极致”体验的一种方式。但是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找到这样的一个节点来提升服务呢?那我们就要从一张用户满意度图表说起。
一般图表会有两个维度,那就是情感维度和时间维度,我们也正是用这种方式先来简单的分析一名参会者对于会议的体验,从中得到打造极致体验的灵感(见图表1)。
从图表中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决定一名参会者体验的决定因素,往往都是一些看似很简单的服务体验。当然一场会议不能忽略精心的策划和新颖的设计,但是当落地执行的服务无法达到参会者预期的时候,这就会直接影响对最终体验的评价,更甚于可能会让一名参会者记住最差的体验过程,从而得到负面的评价。所以通过这样一张图表,我们不难找到极致体验与会议之间的关联。打造这样的体验感,将会成为每一个会展人的长期课题。所以找到破局点,成就极致体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
- (一)会议亮点的创造创造亮点是为了制造会议的峰值体验,我们还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化出发,结合欣喜时刻找到可能激发参会者峰值体验的节点,比如参会时的归属感打造、缩短签到等待时间、常规化会议流程的突破、参会人特殊时刻的仪式感等等环节。但是刺激这种峰值体验的亮点却不宜过多,一场会议如果能有一到两个点被参会者记住,那就已经形成了峰值体验,如果变成持续性的刺激,就会逐渐降低参会者的体验感,最终背道而驰。
- (二)会后服务的提升
- (三)明确会议为谁服务
如何打造“极致”体验?这应该是一个长期且百家争鸣的课题,但是笔者仍然相信,坚持专注参会者体验,在未来会议服务体验标准中会变得愈发重要,让执行服务回归于参会者,才能让会议体验变得更“极致”。无论是期待,还是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场会议都会等待着你我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