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培养成果展览活动策划让观展者置身于五感的体验空间里对话
东莞理工学院新时代人才培养成果展,是杨振宁教研楼建成投入使用时充满仪式感的启用仪式展,是莞工过去二十多年不断探索的记忆,也是如今师生校共同创新、实践、成长的印记。
从莞工 “学而知不足” 的校训出发,里面蕴含着学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进取学习的青春永远带着无限的想象和无限的可能。展览提取了与莞工求学精神相契合的概念符号 “ ∞(无穷大)”,延生而出的概念图形寓意着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无限发展和追求。团队将原本枯燥、单一的视觉符号 “ ∞ ” 与莞工进取的治学理念相融合呈现出开放流转的空间图形,概念图形寓意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无限发展和进步。
围绕概念视觉符号 “ ∞ ” 将 “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创新育人”、“尊爱师生,教学相长”、“爱国奋斗,追求卓越” 的教育理念及思想,分别衍生设计出符合展览5个单元概念及内容的视觉符号,从中提炼出 “合一”、“合作”、“融合”、“相长” 和 “奋斗” 5个关键词为线索,将文本转化为系列视觉图形后,立体化成空间展览形态,串联呈现在裸露的 “清水混凝土” 空间里,让文本-概念-平面图形-立体结构,从虚到实一气呵成,这也是设计的有趣之处。
流转的空间图形与科技感的荧光蓝搭配,让安静的 “清水混凝土” 空间,更显科技创新感、未来的穿梭感与宽阔的探索精神。
“合一” 图形:将 “合” “一” 结合转化为立体的视觉符号,引导观者聚拢在空间里,顺着流动的版式寻觅和探索 “知行合一,立德树人” 的学识精粹。“合作” 图形:层层重叠递进的格栅形成交错 “握手” 的造型轮廓,寓意 “合作” “协同” 的师生校关系,造型由单元到多元表达,同时也呼应了“产学融合创新”理念。“融合” 图形:旋转向上的曲线波纹,滴水交融滋养万物,激活了 “科教融合、能力培养、创新育人” 的教育理念。“相长” 图形:同向流动的曲线如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与学密切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奋斗” 图形:如河流曲折蜿蜒,却奔流不息,站在成长的折返点上,仍旧激发持续不断探索钻研的动力,它高度凝聚着大学使命,是莞工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也是 “爱国奋斗,追求卓越” 的精神体现。
为了让观者感受不同的空间体验,展览大胆地以点线面的方式,将5个单元的视觉符号转译在裸露的 “清水混凝土” 空间里,由于空间可支配性原因,原本复杂抽象的创新科技感的设计语言,通过细节,弧度的呈现下变得可见,可懂,可感受。二楼入口到一楼展厅的路径,移步换景,从二楼入口垂帘幕布的视觉冲击,到楼梯间停顿平台观望一楼展厅展陈在建筑的光影下静待,再到展览前言的阅读。抑扬又顿挫,带来感官起伏体验的同时,又利用楼梯空间的缓冲,让观众 “静” 入观展状态。
光影透过排布在空间的落地窗,折射在装置的内容版式上不断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的空间装置和版式内容回荡着东莞理工学院建立以来人才培养教育的回声和光影。观展者置身于五感的体验空间里,仿佛进行着一场时间、空间与创新科技的多维对话。
评论
A 为本文作者,G 为游客总数:0